城内文化遗产和设施

二条城简介

城内文化遗产和设施

元离宫二条城旧址整体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历史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从江户时代到近现代的建筑和庭园。

城内文化遗产和设施MAP

  • 东大手门 [重要文物]

    东大手门[重要文物]
    这是元离宫二条城的正门。据说当初修建城池时,就像现在这样是橹门(带箭楼的两层建筑)。但是在1626 年(宽永3年)后水尾天皇行幸二条城时,为了避免从二楼俯视天皇而才改建成了一重门。现在的城门是后来于1662年(宽文2年)建造的。
  • 哨所

    哨所
    《宽永行幸绘图》描绘了1626年(宽永3年)天皇驾临的场景,画中有一处哨所,且其位置与现有哨所相符。但据考证查明,现存哨所建筑是于1663年(宽文3年)建造的。当年,二条城有从幕府派来的值勤武士,这些人被称为 “二条在番”,承担平时的警卫任务。一个“在番”小组有50名武士组成,随时有两组常驻在二条城内,这处哨所也是他们的常驻地点之一。场内还有共9处哨所,分别位于唐门前、北大手门周围、西门周围等,但目前只留存此一处。至今留存哨所的城堡在全国也十分罕见,仅存于江户城、丸龟城等几座城堡,因此极其珍贵。
  • 东南隅橹 [重要文物]

    东南隅橹[重要文物]
    外护城河的四角曾经建有隅橹。隅橹是哨台,也被用作武器库。1788年(天明8年)的一场大火焚毀了北侧的两栋,如今仅留存了东南隅橹和西南隅橹。
  • 唐门 [重要文物]

    唐门[重要文物]
    唐门是二之丸御殿的正门(四脚门)。屋顶是柏树皮的坡屋顶,前后各有一个唐破风(类似唐代抱厦结构)。大门内侧鲜艳地雕刻着代表长寿的鹤和松竹梅。雕刻狮子据说是为了守护御殿。
  • 南门

    南门
    1915年(大正4年),大正天皇的登基仪式在京都御所(故宫)紫宸殿举行,之后在二条城举办了一场飨宴,一系列典礼被称为“大正大礼”。二条城南门正是当时专门为天皇进入典礼会场而新建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相关设施为这场盛典修建,但多数在典礼后被移建或拆除,现在只有南门仍留在原址。
  • 桃山门 [重要文物]

    桃山门[重要文物]
    桃山门朝南而建,与北边的“鸣子门”成对,守护着从外部通往“本丸橹门”的通道。在记录“宽永行幸(1626)”场景的绘图中此门被描绘成巨大的建筑,由此可推测现有门楼可能是后来改造而成。
  • 南中仕切门(分界门) [重要文物]

    南中仕切门(分界门)[重要文物]
    此门与内护城河北侧的“北中仕切门”成对,规模也大致相同。它大致建于1626年(宽永3年)左右,守护着从外部通往“本丸西橹门(现已烧毁)”的通道,承担着重要防御功能。
  • 西南隅橹(西南角箭楼) [重要文物]

    西南隅橹(西南角箭楼)[重要文物]
    此建筑是建于宽永3年(1626)左右的“隅橹(位于城墙角落的箭楼)”之一。与“东南隅橹”相比稍小,一层屋檐上设有曲线优美的“唐破风(“破风”为山花,“唐破风”指轮廓呈曲线的山花。而东南隅橹的破风则为“千鸟破风”,呈人字形)。二条城原有共9座“橹(箭楼)”,分布于外护城河与内护城河四隅、以及外护城河北中段,目前仅存西南角、东南角的两座。
  • 西南土藏(米库) [重要文物]

    西南土藏(米库)[重要文物]
    西南土藏隔着本丸西桥与北边的土藏成对,大致建于1626年(宽永3年)左右。目前二条城内仅留存3座土藏,而江户时代曾有10座。在日本现存城堡当中,只有二条城至今留存土藏建筑。土藏一般只用于储存谷物,但城堡内的土藏还有储藏武器的功能。在宽永年间的绘图中画有土藏,2栋是用于储藏盐硝(火枪用药品),1栋是用于储藏火绳(火枪用品),但现在均不存在。
  • 天守閣跡

    天守閣跡
    本丸御殿的西南角曾有一座五重天守阁(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据说是从伏见城移建而来。这座天守阁在1750年(宽延3年)因雷击而烧毀,之后未曾重建。如今,仅残留着天守台的石墙。从天守台可以眺望到本丸御殿、本丸庭园以及京都的市街景色。
  • 本丸橹门 [重要文物]

    本丸橹门 [重要文物]
    此门大致建于宽永3年(1626)左右,曾经与“本丸西橹门(现已烧毁)”一起承担守护本丸的重要功能。一旦战争爆发,拆下木桥即可防止敌人过桥而来。另外,门扇外面贴有铜板,一关上即可防御敌人炮火。本丸内设有水井和米库,可满足固守城池作战的需求。内侧土墙有孔,里面的人可透过此孔对外开枪。由这些特点可见,二条城具备着典型的要塞特色。此处的木桥原为两层廊桥,在1626年的“宽永行幸”之际,时任后水尾天皇两次登天守阁,都是通过了这座桥。二之丸御殿与廊桥2层榻榻米走廊连接,可直接通达天守阁,因此天皇无需行走在户外地面。据传,后水尾天皇是至今唯一一位登上二条城天守阁的天皇。廊桥2层部分留存到昭和5年(1930)左右,但后来被拆除,大部分构件至今在土藏保管。
  • 西门 [重要文物]

    西门[重要文物]
    西门大致建于1626年(宽永3年)左右,在江户时代作为二条城便门使用。在1788年(天明8年)的大规模火灾中,周边的“橹门”等建筑被烧毁,明治维新以后外护城河上的木桥也被烧毁,现在仅留存西门。
  • 西北土藏(米库) [重要文物]

    西北土藏(米库)[重要文物]
    西北土藏隔着本丸西桥与南边的土藏成对,大致建于1626年(宽永3年)左右。目前二条城内仅留存3座土藏,而江户时代曾有10座。在日本现存城堡当中,只有二条城至今留存土藏建筑。土藏一般只用于储存谷物,但城堡内的土藏还有储藏武器的功能。在宽永年间的绘图中画有土藏,2栋是用于储藏盐硝(火枪用药品),1栋是用于储藏火绳(火枪用品),但现在均不存在。
  • 北中仕切门(分界门) [重要文物]

    北中仕切门(分界门)[重要文物]
    此门与内护城河南侧的南中隔开门成对,规模也大致相同。它大致建于1626年(宽永3年)左右,守护着从外部通往“本丸西橹门(现已烧毁)”的通道,承担着重要防御功能。
  • 和乐庵

    和楽庵(わらくあん)
    此地原有“数寄屋”样式房屋,是从高濑川“一之船入(一号码头)”附近的角仓了以(人名)宅邸移建来。后来,在表千家(茶道三大世家之一)的捐赠下增建一座效仿 “残月亭”的茶室,完成了现有布局。“残月亭”因当年执政者丰臣秀吉(1537-1598)在此欣赏残月而得名。和乐庵每到秋天会举行“市民大茶会”活动,而平时则作为休息空间,供游客到此歇息或喝茶。
  • 鸣子门 [重要文物]

    鸣子门[重要文物]
    此门与南边的“桃山门”成对,朝北而建,守护着本丸,大致建于宽永3年(1626)左右。正、背面共有4根辅柱,因此可分类为“四脚门”,但由于正面一侧的辅柱并没有明显向外突出,从外观上看不出是座“四脚门”。这种门若辅柱受损就容易塌下,所以可推测,此门是通过缩小辅柱突出幅度来弥补这一弱点的。虽然规模很小,但因构造形式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城堡建筑很少采用“四脚门”样式,在二条城除鸣子门外仅有唐门。
  • 香云亭

    香云亭
    香云亭是从角仓了以(人名)宅邸移建来,平时不对外公开内部,只能从南侧欣赏其外观。在夏天和冬天,限期对外提供餐饮服务。另外还用于婚礼场地。
  • 清流园

    清流园
    清流园是建于1965年(昭和40年)的庭园。 江户时代,这里是负责守卫二条城的二条在番府邸的一部分。建造清流园时,从江户时代京都著名富商角仓家的旧宅邸遗址中(现为日本银行京都分行)获得了建筑材料、庭石和树木。庭园的西侧是书院香云亭、茶室和乐庵,属于日式庭园,而东侧则是西式草坪庭园,组成了日西合璧的庭园。
  • 北大手门 [重要文物]

    北大手门[重要文物]
    北大手门与“京都所司代(古代官名)”宅邸隔路相对,因此可推测曾经被用于联络用便门。同时,它具有足够规模和规格,完全可作与正门(东大手门)配套的备用门使用。此处自二条城建成的庆长8年(1603年)就建有门楼,但至于现有门楼是原有的,还是在“宽永行幸(1626)”时改建的,还有待考证。
  • 土藏(含米库、连房式门楼、哨所) [重要文物]

    土藏(含米库、连房式门楼、哨所)[重要文物]
    此建筑与二之丸御殿厨房邻接,原来包围着厨房北、东两侧。其中东侧部分在明治末年(20世纪初)被拆除,现留存北侧23间半(1间约合1.8米)。东端有仓库,其西侧设有哨所。二条城内现有3座土藏,而江户时代供有10座。在全国城堡中,二条城是唯一一座至今还留有土藏建筑的城堡。这座土藏的用途与其他两座是一样的。
  • 二之丸御殿厨房、御清所 [重要文物]

    二之丸御殿厨房、御清所 [重要文物]
    当初二条城建成时此地就有厨房,但据考证,现有厨房建筑是在“宽永行幸(1626)”之际重新建造的。特点在于宽敞的土间(无地板空间)与板间(木质地板空间),土间一角原有灶台和水槽,但目前只留存屋顶的烟囱。在佛寺建筑在内的日本古代建筑的厨房,二条城的厨房具有屈指可数的规模,含土间与板间的内部空间大小是首屈一指的。御清所位于厨房南邻,江户时代被称为“御料理间”。因为里面设有4张榻榻米大的“围炉里(地炉)”,可知道此空间用于加热或烹调饭菜的。在日本,厨房与御清所均至今留存的城堡仅有二条城一处。
  • 二条城障壁画 展览与收藏馆

    二条城障壁画 展览与收藏馆
    这里是展示二之丸御殿障壁画的设施。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1626年(宽永3年)创作的障壁画原画。
    ※每年4次、合计240天 对外开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