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条城大修项目

一口城主募捐

关于二条城大修项目

二条城大修项目主要对城内(共28栋)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建筑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计划耗时20余年。本工程自2011年度(平成23年度)启动。
为了保护二条城的文化遗产价值,确保其作为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点,使参观者感到安心安全,大修项目包括抗震加固在内的全面修复,并且从活用的角度致力于历史建筑的完善整顿。
预计项目费用总额将超过100亿日元。

计划中的修缮对象

二之丸御殿(国宝)

自德川家康创建以来,经过宽永年间的大规模改建、近代的离宫建设等改造后,形成了现有面貌。二之丸御殿被下赐给京都市后,1949年至1955年(昭和24至30年)间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但现在已过70余年,墙壁、屋顶等都出现了较严重的损伤。
二之丸御殿(国宝)

重要文化遗产建筑物

二条城内除了二之丸御殿外,还有22栋重要文化遗产建筑物,和二之丸御殿一样,这些建筑物的墙壁和屋顶都出现了严重损坏。

二楼走廊、溜藏的复原

宽永大改建期间,专门建造了这座跨越内护城河的建筑物,为的是让后水尾天皇无需下到地面,直接从二之丸御殿抵达本丸御殿。部分设施一直留存到1930年(昭和5年)。经调查研究,拆除后的原有建材保存至今,可基本实现复原。

正在实施的修缮项目

东南角箭楼北方多门围墙 2024-2025年度(令和6-7年度)

多门围墙连接东大手门与东南角箭楼,全长约42m。1933年(昭和8年)对灰泥墙壁进行了修复,1949年(昭和24年)对屋顶进行了修理,但由于经年累月出现严重的老化损伤,故进行重新修缮。
东南角箭楼北方多门围墙东南角箭楼北方多门围墙

已完成的修缮项目

唐门、筑地 2011-2013年度(平成23-25年度)

由于唐门支撑屋顶的构件内写有1625年(宽永2年)墨书,可认为此工程是为次年迎接后水尾天皇驾临而进行的系列工程之一。自1975年(昭和50年)竣工的上次工程已过36年,老化导致的破损日益严重。此次工程中,更换了屋顶(扁柏树皮)的树皮,补漆,并修理了雕刻装饰和金属配件等。
在修理的过程中,维修人员取下金属饰件时发现垂木鼻尖端金属配件以及破损金属配件里面都雕刻着葵纹。可以推测,明治中期二条城成为离宫后,原有的葵纹被改为了代表皇家的菊纹。

  • 修理前(唐门)
    修理前(唐门)
  • 修理後(唐门)
    修理後(唐门)
  • 椽木端部五金配件 剝開菊紋圖案發現了葵紋圖案。
    椽木端部五金配件
    剝開菊紋圖案發現了葵紋圖案。

东大手门 2014-2016年度(平成26-28年度)

东大手门朝向堀川通而建,是二条城的正门。为迎接后水尾天皇临驾而修建,经过1662年(宽文2年)的改建而成为现在的面貌。自1950年(昭和25年)修缮工程以来已有64年,老化导致的破损日益严重。在增强抗震能力的同时,还进行了屋顶(瓦葺)材料更换,并对灰泥墙壁、大门、金属饰件等进行了修理。

  • 修理前(东大手门)
  • 修理後(东大手门)

本丸御殿 2017-2023年度(平成29-令和5年度)

本丸御殿在宽永大改建时建造,但在1788年(天明8年)因大火烧毁。幕末时期,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在原址上建造了临时御殿,但在1881年(明治14年)左右被拆除。现存的本丸御殿是于1894年(明治27年)将原位于京都御所的桂宫家的主要建筑部分移建而来的。

  • 本丸御殿玄关
  • 本丸御殿御常御殿
  • 本丸御殿御书院
  • 本丸御殿厨房及雁之间

1995年(平成7年)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中受损,随后进行了应急加固,但因耐震性问题,自2007年(平成19年)起停止对外开放。修缮过程中进行了抗震加固,同时对屋顶(瓦葺)进行了更换,对木结构、墙壁、门窗、裱糊、照明设备等进行了修复。此外,还为面向游客开放及活动等用途进行了相关修缮。

  • 修理前(本丸御殿玄关)用支撑棒支撑
  • 修理后(本丸御殿玄关)采取了抗震加固措施
  • 修理前(本丸御殿玄关)结构使用胶合板支撑
  • 修理后(本丸御殿玄关)采取了抗震加固措施
  • 修理后(本丸御殿全景)
  • 修理后(本丸御殿御常御殿)

何谓保护修复事业

二条城的文化遗产建筑物由土和木材等材料构成,因此需要妥善地进行日常维护和周期性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包括修补屋顶、墙壁等因年久失修的破损部分,以保持建筑物应有的功能。同时进行抗震加固和活用整备,以提升参观环境。

TOP